制造业是广西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,2024年成品糖产量800.7万吨,载机产量2.09万台,全国排名第一;内燃机43.42万台,排名第二;氧化铝1454.3万吨,全国第三;铝材430.4万吨,位居第四;十种有色金属539.71万吨、全国第五;粗钢4342.8万吨,排名第六;汽车110.8万辆,排在全国第12位。
全区正加快构建“10+5+4”现代化工业体系,即改造升级“10”个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(糖、铝、机械装备、钢铁、有色金属、汽车、石化化工、食品加工、高端绿色家居、轻工纺织),发展壮大“5”个新兴产业(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及储能、生物),前瞻布局“4”个未来产业(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生命科学、深海空天)。
下面根据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2025广西制造业企业100强,简单介绍一下。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为16.71亿元,较上年的12.36亿元提高了35.2%;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0%。
展开剩余76%从行业分布来看,涵盖钢铁、有色金属、装备制造、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。从注册地来看,14个设区市均有企业上榜。南宁排名第一,有19家企业上榜,较上年增加2家。紧随其后的是百色15家,柳州13家,防城港、桂林各有9家,梧州7家,玉林、北海各有6家,贵港4家,河池、钦州各有3家,崇左、贺州、来宾各有2家。
广西金川公司上升2位跻身前五,去年营收达到489.17亿元,同比上涨35.6%。这是由世界500强金川集团(持股70%)、新加坡托克公司参股的中外合资企业,成立于2010年5月11日,坐落在防城港企沙工业区,具备年产80万吨铜产品、300万吨硫酸的生产能力。
南丹南方金属继续排在第四位,营收同比增长11.3%至668.20亿元。这是一家集有色金属铅、锌、锑、铜、锡冶炼和资源综合回收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,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拥有广西南丹南方金属有限公司(铅锌)和广西南国铜业有限公司(铜)两大生产基地,以及全资南国矿业公司、金丹公司和控股金河公司等矿山企业。
上海通用五菱以779.34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三。今年1月5日,在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,随着五菱星光S缓缓驶出,第300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,上汽通用五菱由此成为首个累计产销量达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。
新能源汽车扮演着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的“角色”。2024年,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突破80万辆,同比增长63%,占总销量的比重超过50%;历史累计销量突破240万辆,稳居全球前三。
柳钢集团排在第二位,去年实现营收1016.59亿元,同比减少4.6%。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钢铁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,专门成立数智化发展中心,聚焦“AI+人”“AI+数据”“AI+制造”三大领域。目前,已有数百台四足机器人、工业机器人逐步替换“3D岗位”(风险大、环境差、操作难的岗位),联手华为落地5G无人天车、AI表检等项目。
盛隆冶金跃居第一,营业收入达到1113.07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在同期发布的“2025广西企业100强”中排名第三,这也是首家跻身榜单前三的民营企业。此外,公司排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7位、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60位、2025中国企业500强235位、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16位。
公开资料显示:盛隆冶金总部位于防城港港口区,从2003年生产螺纹钢、高速线材起家,到2010年自主研发红土镍矿冶炼技术,成为国内首家利用红土镍矿生产高强抗震钢的企业,再到从2017年起,投资超过400亿元实施一期、二期技术改造,逐步实现从单一建筑钢产品向涵盖建筑钢、汽车板材、装配式型钢等多系列商品格局转变。去年粗钢产量1279万吨,排在全球第32位、中国第19位。
联合钢铁则是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4年,盛隆冶金携手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,在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市马中关丹产业园投资14亿美元建设350万吨钢铁冶炼项目。这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,也是东南亚首家采用全流程工艺的综合性钢铁厂,占地面积约710英亩,产品涵盖高速线材、棒材、H型钢等。
发布于:广东省51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