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外卖市场的硝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炽烈程度。
这场大战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7月初阿里打出的第一炮——淘宝闪购豪掷千金,宣布未来12个月内将投入500亿真金白银用于补贴。
面对阿里的迅猛攻势,竞争格局迅速升级。7月5日晚间,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与美团的补贴活动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双方在平台上投放了海量“满25减21”、“满16减16”等无门槛外卖券,部分商品甚至触及了“零元购”的底线。如此巨大的价格诱惑,瞬间吸引了天文数字的用户涌入下单,导致美团系统一度不堪重负而出现宕机。根据美团内网披露的数据,截至当晚22点54分,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量已然突破1.2亿单,其中餐饮订单占比更是高达1亿单以上。
随后,京东也高调入局,携带着其“颠覆性商业模式”宣布启动“双百计划”,承诺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质商家,进一步加剧了战局的复杂性。
高盛机构对此“三巨头”混战的局面进行了分析预测,指出在未来12个月内,阿里外卖业务可能面临高达410亿元的亏损,京东将亏损260亿元,而美团的利润也将可能被削减250亿元。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,消息传出后,阿里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公司的股价集体下挫,双双跌至四月以来的低点。
展开剩余81%这场战役的核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外卖服务,而是一场围绕“即时零售”主导权的全面生态对抗。京东的意图极为明确:试点餐饮外卖业务,并以“免佣”、“补贴”为口号,意图直插美团的核心腹地。
美团则迅速应战,一方面跟进补贴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用户心智,另一方面也进行了战略收缩,将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。同时,美团不仅强化了“美团闪购”品牌,还通过旗下硬折扣超市“快乐猴”和“小象超市”等业务,直接对标盒马鲜生与京东七鲜,深度渗透供应链上游。
阿里则采取了“组合拳”策略,整合了饿了么、高德、淘鲜达和盒马的力量。其中,高德地图上线的“扫街榜”功能,更是直接指向了美团在大众点评领域的到店业务。
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在具体数据上得到了更直观的体现:淘宝闪购在启动500亿补贴后,官宣日订单数迅速超越8000万,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,日活跃用户更是突破了2亿大关。京东外卖也宣布覆盖355个城市,峰值订单量达到了2500万单。有分析机构根据峰值订单估算,市场份额格局或将演变为美团、阿里、京东三足鼎立,大致形成4.5:4.5:1的态势。三家公司仅在第二季度单季的投入就高达250亿元,这场消耗战的持续时间和烈度,均已超越以往任何一次价格战。
在战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,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了饿了么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平台企业,严正要求它们必须严格遵守《电子商务法》、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法律法规,务必理性竞争。这清晰地反映出监管层对市场无序扩张的深切忧虑。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也在7月16日的一次访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,当前的订单量存在泡沫,亟需行业回归理性,他认为这种无休止的“内卷”对整个生态都构成了伤害。
与此同时,就在外卖战场硝烟弥漫之际,直播电商领域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反思与转型。2025年6月11日,谦寻控股董事长董海锋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发表了题为《让直播电商成为传递善意的“长河”》的主题演讲,系统阐述了“直播向善”的理念。他强调,直播电商绝不应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工具,更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,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载体。
董海锋回顾了谦寻的实践历程:自2016年首次在浙江仙居县通过公益直播成功销售滞销杨梅开始,谦寻便致力于探索如何将商业流量转化为积极的公益动能。董海锋将“直播向善”理念细化为三个核心维度:“消费向善”、“人文向善”和“智能向善”。
在“消费向善”方面,谦寻通过直播助农助力乡村振兴,并推动老字号和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。例如去年的“新疆棉”溯源直播,不仅拉动了地域经济,更讲述了产品背后的生态故事。在“人文向善”层面,谦寻连续多年与乌镇戏剧节合作,将部分收益投入青年戏剧创作,让直播间成为艺术梦想的播种地。而在“智能向善”维度,谦寻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合作,免费开放AI数字人直播系统并提供实习岗位,旨在帮助残障学子从“技能学习者”成长为“价值创造者”,用科技的温度弥合数字鸿沟。
谦寻在践行理念时也运用了精妙的商业策略:例如,其推出的“谦寻超级会员”小程序,在平台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设置了“一口价”、“限时限量秒杀”专区,所有价格明码标价无任何附加费用,旨在最大程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消费纠纷。此外,小程序的选品率被严格控制在3%以内,需通过质检、试用等九道严苛关卡。董海锋表示,这看似是严苛的商业选择,实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坚定守护。根据谦寻的统计数据,近三年里,其公益直播项目已带动相关产业销售额增长超过20%,有力证明了社会责任感与商业价值完全可以并行不悖。
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逻辑正经历深层次的迭代。有分析认为,过去的互联网商业底层逻辑是“信息分发”,移动时代的巨头如美团、滴滴将其升级为“服务分发”,而下一个决定性的“风口”,极有可能转向“数据分发”。在这一从“流量分发”到“数据分发”的演变过程中,对入口的掌控变得前所未有的关键。在整体流量增长触顶的大背景下,PC端因其超过5亿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和不菲的入口价值,重新回到了各大巨头的视野,这也是抖音、快手等移动时代崛起的新势力推出网页版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对于京东、阿里、美团而言,它们各自构建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性日益凸显:
美团的逻辑是以“吃”为核心,利用高频的外卖流量,向到店、酒旅、闪购等一切可能的本地生活场景进行辐射扩张。
京东的逻辑是依托其强大的“供应链 履约”优势,试图将远场物流的强大能力与分钟级的即时零售服务完美融合。
阿里的逻辑则聚焦于“协同阵型”,力图打通高德、饿了么、盒马等不同业态的流量与数据,形成强大的合力效应。
这场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一业务层面的较量,而是系统对系统、生态对生态的全面决战。"
发布于:江西省51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